2011年9月24日 星期六

熱血高校躲避球部FC版介紹



提到這款極為經典的熱血高校躲避球部 ( 熱血高校 ドッジボール 部 )
( 後稱熱血高校、ドッジボール為 Dodge Ball 的日文)
幾乎人人都可以講出自己的一套論點或道理來
小時候甚至街坊間還有熱血高校的比賽
學校的躲避球比賽也很風行
熱血高校對台灣小學生的影響程度可見一斑
不過本篇介紹的熱血高校不以玩遊戲的經驗和心得為主
而是著重探討比較少為人所知的部分


1987年
TECHNOS在經過了大型機台版「熱血高校躲避球部」的一炮而紅後
於隔年的 1988 年,推出了任天堂版 ( 簡稱 FC ) 的熱血高校
更獲得了廣大的迴響,從此奠定了熱血躲避球部的分支基礎
熱血系列也形成了「熱血硬派系列」和「熱血躲避球部系列」兩大分支
之後熱血高校更在各種主機推出了非常多的衍生版本
由此可見本作極高的人氣
在日本中古的任天堂卡匣販賣店裡,熱血高校可是價值不斐
如果附件完整的話 ( 如說明書和包裝盒 )
更是可以賣到接近原價的 4800 日圓 ( 原價 5800日圓 )

因 FC 版本是最經典的,我之後的幾篇文章也以 FC 版本為主來做介紹
畢竟 FC 版的設定也遠多於其他版本
雖然大家都很熟悉遊戲內容和操作方式了
不過在這裡還是簡單介紹一下


遊戲內容

FC 版的遊戲內容分成三種,介紹如下:

遠征試合 ( えんせいじあい )

遊戲的主選單
打倒強敵花園高校  ( はなそのこうこう ) 取得日本代表權後
巡迴世界各地和各國強豪進行躲避球比賽的模式
這些國家分別是:

英國 ( いぎりす / Inglez )
印度 ( いんど )
冰島 ( あいすらんど / Iceland )
中國 ( ちゅうごく )
蘇聯 ( それん )
非洲 ( あふりか / Africa )、美版是肯亞 ( Kenya )
美國 ( あめりか / America )

若在內野的三人均存活的情況下戰勝美國
則會出現俗稱的影子隊伍、謎之軍團 ( なぞのぐんだん )

為什麼英國的稱呼不是大家所熟知的 United Kingdom 或 Britain 呢?
因為 Inglez 是西班牙語對英國的稱呼
日本早期的外來語都是從西班牙語或葡萄牙語演化而來的

通常日文在描述外國的時候都會使用片假名 ,如 あめりか 應作為 アメリカ
會全部使用平假名的理由
應該是因為當時任天堂開放給遊戲開發廠商研發遊戲的容量很小
為了節省遊戲的記憶體空間,才全部做成平假名


對抗試合 ( たいこうじあい )

雙人對戰模式,從全部隊伍中各挑選一隊在特定的場地對戰
大家一開始玩都是互丟魔球看誰接得住
但如果兩邊實力都差不多的情況下
就只能靠爾虞我詐的時間差攻擊啦
這模式也是本作成為經典的原因之一


這兩個模式最後都會到分配球員位置畫面
小時候不懂這玩意還以為是密碼設定
( 像是熱血高校的 156114 之類的 )
長大後才知道 1 代表內野
234 分別代表外野的位置
其實當時畫面已經很清楚地告訴玩家了
不過小學生看到一堆字一定馬上跳過的啦 (起碼我就是)




社團 ( Club ) 活動 ( くらぶかつどう )

唯一能夠四人遊戲的模式
玩家選擇熱血高校的其中一人來和其他社員進行生死鬥的躲避球比賽
依難度不同
背景也分成簡單的白天 ( やさしい )、中等的夕陽 ( ふつう )、困難的晚上 ( むずかしい )
每天進行個社團活動就要有五個人被送進醫院
真是嚴苛的躲避球社阿



遠征試合場景考據

遊戲中的場景皆參考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
大多數場景會直接描寫當地的名勝
但也有的場景只是對當地的既定印象作描繪而已


花園高校 ( はなそのこうこう )

從比賽的場地可以直接看到代表日本的富士山和櫻花
至於場景配樂則是出自日本江戶幕府末期的童謠「櫻花」 ( さくらさくら )

左邊為原作、右邊為遊戲配樂




英國 ( いぎりす / Inglez )

比賽的場景是英國的名勝、倫敦大橋 ( London Bridge )
由此可見場地位於泰晤士河畔
場景配樂改編自英國知名樂團披頭四 ( The Beatles ) 的兩首歌曲
「Get Back」 和「A Hard Days Night」

左邊為兩首歌的原作、右邊為遊戲混音的配樂








印度 ( いんど )

場景是印度最知名的古蹟
也是世界遺產之一
位於阿格拉的泰姬瑪哈陵 ( Taj Mahal )
至於音樂就是原創的了








冰島 ( あいすらんど / Iceland )

沒啥好提的
就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景象
不過事實上冰島並沒有企鵝....
音樂也是原創的
場地非常的滑溜
可惜 FC 版的對戰模式不能選擇場地
不然我還蠻喜歡這裡的





中國 ( ちゅうごく )

場景是中國的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可容納百萬人集會,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集會廣場
背景音樂為原創






















蘇聯 ( それん )

比賽場景位於莫斯科的紅場 ( Kremlin and Red Square )
是蘇聯時期群眾聚集和閱兵的地方
現已列入世界遺產,至於配樂
則是二戰時期蘇聯的流行歌曲-卡秋莎 ( Katyusha )









左邊為卡秋莎原曲、右邊為遊戲配樂






非洲 ( あふりか / Africa )

遊戲中並沒有特別指出是非洲的哪個國家
場景和配樂也都是原創的
場地非常的難跑,尤其是投衝刺必殺時
算距離的玩家到這裡就囧了
只能靠算步數來投衝刺必殺球








美國 ( あめりか / America )

位於可以看到紐約自由女神像旁的大樓屋頂上
該場景的背景配樂被日本人視為「神曲」
( 極為經典的配樂 )







從熱血高校參考 ( 好聽的說法 ) 了那麼多的流行歌曲來看
當時的日本遊戲也不怎麼注重著作權
換作是現在這樣設計遊戲配樂的話
一定會被告得很慘


遊戲設定

除了和一般的躲避球差異甚大的規則
內野要被砸到死、比賽才能分出勝負外
還多了一個疲勞狀態 ( 喘氣 ) 的設定

遊戲中每位選手都擁有自己的體力條
每一個格子相當於 4 體力
例如主角國雄 ( くにお ) 在遊戲一開始有 10 格
就代表國雄有 40 體力
體力在 15 以下的時候
被打倒在地後起身時會呈現短暫的喘氣狀態
此時無法操作、亦無法接球防禦
只要是老手都深知這設定的重要性
在此就不贅述了



海外版

海外版的遊戲畫面

FC 版除了在日本本地發行的版本外
也有發行美國的海外版
但 TECHNOS 只負責修改遊戲讓內容符合海外的國情
行銷部份是請位於美國加州的 Sony Imagesoft 發行的
( 現已併入 Sony )

和日版相反,海外版是從美國的明星賽開始
( The USA vs The USA Pro All-Stars )
玩家操作的 The USA 獲勝後
和日版相同、巡迴世界各地比賽
但最後決勝的國家是美國當時的死對頭蘇聯隊 ( Team USSR )
當然也有影子隊的設定 ( Team Shadow )


除了上面的差異點之外
因為海外版會秀出每個國家的國旗

海外版的躲避球海報
所以也修改了日版時對非洲隊的國名曖昧不明的設定
在海外版中直接指明為肯亞隊 ( Kenya )


右圖是海外版發行的熱血高校海報
完全看不出熱血高校的影子
但是遊戲內容的確是熱血高校沒錯


大家如果還有印象
在玩熱血高校時若重置任天堂的話
( 不能用切換開關的重置方式,一定要按 reset 鍵 )
會聽到一個不甚清晰的語音
那是國雄的口頭禪「なめんなよ!」 ( 別小看我! )
但是在海外版
這個語音被改成了「Don't mess with me!」 ( 別惹我! )




除此之外
因為海外版當初發行時
任天堂並未在日本以外的地區販售四人遊戲用的轉接頭
所以海外版的社團活動模式 ( BEAN BALL ) 僅能支援兩個人遊戲
BEAN BALL是美國棒球俚語
意指投向頭部的危險投球






攜帶版

熱血高校重製版 App
日本的手機搜尋網站「CROOZ!」( クルーズ! )
有推出熱血高校的 FC 重製版 App
模式上大體和 FC 版的原作相同
不過還是有些許的變更:

1. 各個選手能力的全面提升

2. 難度提高,COM 接住必殺球的機會大增

3. 每個必殺球的傷害不再是定值
    而且打中時也不會顯示數字

4. 國雄 ( くにお )、力 ( りき )
    赫爾曼 ( へいるまん )和老陳 ( らおちぇん )
    等 Downtown ( ダウンタウン ) 系列中有出現的角色
    頭像都以 Downtown 系列為準

5. 其他次要的角色
    則是把其續作「熱血高校躲避球部-足球篇」中
    許多隊伍次要角色的頭像拿來加以沿用


除此之外
熱血高校這遊戲因為歷史悠久又極為經典
網路上也有很多人針對 FC 版推出個人研發的同人版本
在這裡就不特別介紹了


熱血高校躲避球部FC版完整回顧-系列目錄:


熱血高校躲避球部FC版介紹
熱血高校躲避球部FC版能力解析
熱血高校躲避球部FC版必殺技一覽
熱血高校躲避球部FC版選手能力一覽(上)
熱血高校躲避球部FC版選手能力一覽(下)
熱血高校躲避球部FC版對戰心得
熱血高校躲避球部FC版雜談
熱血高校躲避球部早期的其他版本介紹


3 則留言:

  1. 您好,個人目前正在寫冰島的遊記,請問是否方便使用冰島的相關圖片呢?
    主要是因為小時後最早對冰島這國家的印象就是來自於這款電玩遊戲,謝謝

    回覆刪除
  2. Re: 維他命 <826746839041840589>
    沒問題,請儘管放心使用:)

    回覆刪除